在进出口业务中,商品的完税价格直接关系到应缴税款,是海关监管的核心要素之一。近年来,随着跨境贸易品类多样化、货值结构复杂化,进口商品在清关时被海关审价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尤其是高毛利、价格波动大或新入境的商品,常常因价格与同类产品存在差异,或单证不完善而被海关“系统拦截”或“人工审价”。对于企业而言,审价意味着货物放行时间被拉长、资金回流变慢,甚至可能面临补税、滞港、退运等不利后果。
那么,当进口商品被海关审价时,企业该如何应对?又该提前准备哪些资料,才能有效降低审价风险、缩短通关周期?
一、海关为何要对进口商品进行审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及相关条例,进口商品应按成交价格为基础的完税价格进行申报。即:买卖双方在无关联交易影响的情况下所支付的真实价格。
但现实中,海关通常不会仅凭申报价格就直接放行,而是基于以下因素对价格合理性进行评估:
申报价格明显低于同期、同类商品成交价格
品牌商品、首进口商品、易定价操控品类
企业历史存在低报记录或申报不一致
发票信息、合同内容不完整或存在模糊性
企业频繁以非正常价格申报不同批次同一型号商品
一旦被系统识别为价格异常或进入人工审核范围,海关将启动审价程序,要求企业提供补充材料说明价格构成,或根据估价规则重新确定完税价格。
二、企业常见的“被审价”情形
在实际操作中,以下几类商品及情况更容易触发海关审价:
1. 单价低于市场参考值
例如进口品牌香水、智能手表、厨房小家电等,如果申报价格显著低于公开零售或B端批发价,极可能被认定为低报。
2. 报关单据不全或内容不一致
如发票、合同、装箱单等文件金额不同,或付款凭证与报关价值相矛盾,均会被系统标记。
3. 品牌产品首次进口或无可对比历史价格
对于首次进口的新产品、定制产品,因缺乏对照基准,海关通常会先发起审价程序进行评估。
4. 明显低于同类进口商申报价格
系统会自动比对同类商品的平均申报单价,若偏离过大,也会触发审价。
三、企业应如何应对海关审价?
当企业收到海关要求补充审价资料的通知时,建议第一时间准备以下材料,作为证明申报价格真实性的依据:
正式购销合同(需含型号、单价、总价、付款条款等)
商业发票与装箱单原件(与报关资料一致)
国际付款记录(如银行水单、电汇凭证、支付宝或PayPal截图)
出厂价或出口方报价单
历史成交记录(同类产品近三个月申报数据)
国际市场参考价说明(电商平台截图、品牌官网报价等)
材料必须信息真实、数据对应清晰、逻辑一致。如果企业与供货方存在关联关系,还需提交关联关系说明及转让定价报告。
合理解释与充分佐证往往是决定是否能够顺利通过审价的关键。
四、如何提前规避审价风险?
与其事后补救,不如事前预防。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降低进口环节被审价的概率:
1. 做好商品归类与价值备案
对于长期进口的标准商品,可以提前与专业报关服务商进行归类和价格备案,确保一致性。
2. 优化采购与报关文件的一致性
发票、合同、装箱单、支付凭证中的数量、单价、总金额必须逻辑自洽,避免因数据不一致引发人工干预。
3. 控制报关频率与数量结构
避免短期内大量申报相同商品或出现单票大起大落价格波动,以免系统识别为价格异常行为。
4. 关注“风险品类”动态
海关会定期调整价格监控重点商品清单,如3C产品、美妆品、营养补充剂等,企业应密切关注行业动向,提前做价格评估。
五、云进通:为您提供专业的审价风险应对与资料准备服务
在海关审价政策不断趋严的大环境下,企业单靠内部团队往往难以系统把握报关价格的合规边界与策略应对。而云进通凭借在多个品类(美妆、小家电、食品、3C产品等)进口通关中的丰富经验,已建立起一整套“商品归类+估价支持+单证准备+审价应对”机制。
云进通可为客户提供:
商品完税价格评估与合理区间建议
报关资料一致性校对与单证准备指导
申报数据比对服务,提前识别价格异常点
审价应对资料模板与个案辅导
多口岸通关协助,提升放行效率
无论是日常进口操作还是特殊审价处理,我们都能以标准化流程与专业应对,为客户有效降低税务风险与通关成本。
被海关审价不一定是企业操作错误,但如果资料不全、准备不足,确实很容易陷入“卡关、补税、滞港”三重压力。只有建立起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与事后响应机制,才能真正实现进口业务的高效与合规。
%>上一篇
西班牙美容仪全链路进口
下一篇
西班牙美容仪全链路进口
扫码关注小程序
扫码关注公众号
央视财经直击上海浦东机场仓库货物积压、运价暴涨的情况!真一舱难求...
央视财经直击上海浦东机场仓库货物积压、运价暴涨的情况!真一舱难求...
央视财经直击上海浦东机场仓库货物积压、运价暴涨的情况!真一舱难求...
央视财经直击上海浦东机场仓库货物积压、运价暴涨的情况!真一舱难求...